AppleFace 臉紅紅攝影工作室,我的婚紗照就決定是你了!

自助婚紗,婚紗工作室推薦

AppleFace 臉紅紅攝影工作室,我的婚紗照就決定是你了!

拍婚紗是每對準夫妻的首要結婚大事之一!!
在尋找攝影師之前,我就已經上網排了許多準新娘分享的拍攝風格照片
剛好那時舒淇女神與馮德倫男神發布結婚消息公開婚紗照
看完他們的婚紗照後,當下就決定我們婚紗照風格要向他們看齊!
那種自然不造作的風格,就是他了!

因為我跟老公都覺得這樣輕鬆自在的照片放在家裡才會無違和感阿!

得知APPLE FACE的資訊是從PARIS WEDDING上看到的

沒錯!本人我是個標準的歐美控~
瀏覽的官網照片,又看到工作室離我家如此的近,不囉嗦利馬手刀預約!
(http://appleface-studio.com/)附上官網網址
第一次去APPLE FACE是由我妹陪我一同去的
工作室溫馨又有點復古的擺設吸引了我
與Apple.大熊對談的過程很舒服,
像是在跟朋友聊天而不是制式的商業對話!
初次的接洽,Apple跟大熊就跟我們聊到了很多細節跟注意事項
對於剛著手準備婚照的新人而言,很多細節其實很容易被忽略
在對談的過程中,Apple跟大熊也補足了我很多沒做到的功課,很謝謝他們
到真正決定的過程中,我也去拜訪了其他家婚攝
包括部落客推薦的攝影公司或一條龍都包得婚攝公司
但心中都還是想著AppleFace!
相信我~這是推薦文,不是要唬爛文!讓我來緩緩解釋
首先,我喜歡跟攝影師本人接洽,能夠面對面的相處溝通彼此想法
但很多婚攝都是先接待小姐->選攝影師->確認檔期->與攝影師本人接洽
都要過五關展六將 確認簽約後才能與攝影師本人溝通
幫我拍照的是攝影師,我希望能與他相處接洽過後再做決定
再來,很多細節Apple跟大熊講得最清楚
我想是因為攝影師本人的關係
我覺得接洽小姐不是拍攝人員能講的細節畢竟有限
最後我希望婚照能拍全家福,也希望寵物能跟我們一起入鏡拍
有些婚攝的全家福要額外加時數,加上去又是筆開銷
因為想攜帶2隻毛孩一同拍攝,所以希望攝影師也是喜愛毛孩的
這樣我覺得拍攝過程才會融洽
只有Apple face聽到我要拍全家福立馬答應說好
聽到我們想帶毛孩入鏡立馬歡迎
再做決定的期間,Apple也很歡迎我老公跟我再去洽談一次
種種因素讓我默默的決定就是AppleFace了!

畢竟老公也是主角之一,總不能我自己做主,於是又在帶著我老公前去親談一次!

沒想到談完踏出門口後,我老公立馬跟我說就決定是Apple face!
不用再找別家了!讓我不禁得意地跟老公說:我就說Apple face很棒吧!!

Apple face配合的婚紗工作室我個人覺得也婚紗也都很有質感

新秘也都有挑過,我的婚秘也是他們配合的新秘ALICE LIAO 台北新娘秘書
(https://www.facebook.com/lovealiceliao/?fref=ts)
拍照當天梳畫完後,就決定跟Alice喬檔期請他做我的婚秘了!
拍攝前的溝通因為要拍全家福跟毛孩,場面會比較混亂
Apple跟大熊也很有耐心的與我們做溝通以及提醒小細節
拍照日期我們延期過一次
因為原預定日期的天氣可能不好,會影響拍攝成果
所以Apple face主動跟我們溝通希望能改期
也細心的先查好天氣預報在挑選改期時間,主動幫我們跟新秘確認時間是否可以
(因為新娘那時正在重感冒中……)
謝謝他們的細心讓我們的拍攝很順利
因為我跟我老公是拍照障礙夫妻檔,也就是不愛拍照不懂如何擺姿勢
拍攝過程Apple跟大熊與我們一直都有互動
讓我們能融入拍照氛圍,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拍攝4種造型(感謝Alice)4個場景4組照片
我老公也偷偷跟我說拍攝期間他有看別組新人拍照過程
其他新人大部分跟攝影師都沒有互動,只有我們都一直有互動,才沒有太過尷尬或只能放空
整個拍攝過程讓我們感覺很舒適也很自在
對於不愛拍照不會拍照的我們來說這真的很重要

成品出來我們都很喜歡,風格跟取景也是按造我們想要的呈現

也讓我們2家人有了難得的全家福
2隻毛孩也一同入鏡,讓這本婚紗相本更賦予特別的紀念意義!
我和我老公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2個家庭的結合
我們的一分子,2隻毛孩的的紀念照

好的攝影師好的婚攝工作室

讓你的婚紗照片百看不厭,值得一再回味!
是一本附有獨特意義的紀念相本

謝謝大家耐心閱讀我第一次的分享文

附上appleface 臉紅紅攝影工作室 資訊

官網 http://appleface-studio.com/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AppleFace.photography/

PS.我們婚禮攝影也是交由appleface喔!

難的的全家福

陽光灑落2人+2毛之間

百年一見的滿月見證我們

AppleFace 臉紅紅攝影工作室,我的婚紗照就決定是你了! was last modified: 29 3 月, 2021 by Apple